屏南县熙岭乡塘后村:菇农变废为宝 亩产收益2万余元
宁德网消息(记者 郑凯 杨菲菲 通讯员 陈孝眷)11月14日,屏南在屏南县熙岭乡塘后村一食用菌种植基地内,县熙村民李志营正在察看即将采收的岭乡大球盖菇。“我的塘后大球盖菇是用接菌失败后的废菇筒作为栽培基质,可以说是村菇产收‘变废为宝’。”李志营介绍,农变村里引进大球盖菇利用废菇筒种植成功,宝亩不仅减少了菇农们的益万余元经济损失,还能清洁环境,屏南可谓一举两得。县熙
塘后村是岭乡屏南县主要的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之一。近年来,塘后随着食用菌产业的村菇产收发展,如何处理接菌失败的农变废弃菌筒成了当地菇农的难题。记者了解到,宝亩在食用菌接菌过程中,每一万筒会出现一千筒左右的坏筒,失败率达5%-10%。若不能科学处理,随意堆放或丢弃废弃菌筒,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易产生霉变、滋生虫害污染环境。
“2014年村里的合作社组织菇农到外地学习,见别人通过‘废物利用’将稻草秸秆作为培养基质种植大球盖菇取得成效,我们就想能否用废菇筒种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引进了该菌种。没想到经过两年的摸索,发现很适合大球盖菇的生长。”李志营介绍,种植大球盖菌需消耗大量的废菇筒,直接解决了废菇筒难处理的问题。利用收割后闲置的稻田种植,不必再额外搭建大棚,减少前期投资。培育过后的菌筒还可以作为天然有机肥直接还田,实现“废菇筒-大球盖菇-水稻田”的循环生产模式,增加了菇农的经济效益。
李志营算了一笔账:种植大球盖菇每亩的成本只需500多元,亩产量可达8000斤,新菇每斤出售价格2.5元左右,一亩收益能达2万余元。此外,与其它菇类相比,大球盖菇适应性、抗逆性和抗杂菌能力强,市场十分紧俏,一般在当地及临近市场就能销售一空。即使未及时出售,也可以做成干货或者盐水菇销往外地市场,提高附加值。李志营告诉记者,现在他家的废菇筒已经不能满足大球盖菇的生产需求了,有时还需要向其他菇农收购废菇筒。
塘后村书记吴瑞昂高兴地说,过去被四处丢弃或焚烧的菇筒,如今却成为能“生金长银”的宝贝,目前已有周边县市的菇农前来取经。接下来,村委计划和种菇大户们一起探讨菌菇深加工、干菇礼品生产等,带动更多群众利用“变废为宝”的模式实现双赢,让村里的居住环境美起来,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
(责任编辑:百科)
-
记者获悉,近两年来,市人社局有效推进机构整合、医疗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乡镇工作补贴、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业资格清理整顿7项人社领域重大改革,有18项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 ...[详细]
-
山鹪莺头颈和背部有棕色的纵纹,叫声似锯片被磨刀石打磨。林鸮摄市观鸟协会首次在厦观测到,厦门野生鸟类记录更新至387种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彭怡郡)身着褐色“大衣”,抖动着棕色尾 ...[详细]
-
排查噪音 整治摊贩 提供服务爱心护考驿站功能很全由厦门市城管执法局二大队在岛内两个临近工地的考点专门设立执法人员向工地施工方重申限噪措施。海峡网6月7日讯 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通讯员 陈俊芳 洪小峰 ...[详细]
-
记者走访市车管所,探访10项交管“放管服”新举措实施情况驾照科目异地考,5分钟办妥新措施实施,市民来办理车牌互换业务。记者 彭怡郡 摄海西晨报讯记者 彭怡郡)6月1日起,10项 ...[详细]
-
□ 记者 刘菲菲 梁熙 通讯员 詹慧“从开工到现在,每天没日没夜地干活,试想一下工地距离居民区这么近,一个晚上在施工,小区居民怎么休息?”近日,家住新罗区曹溪晟龙花园的住户郭女 ...[详细]
-
端午小长假,不少美团商家仍忙着接单。所以,当收到“美团”短信,称“由于平台数据更新,必须及时认证信息,否则会影响正常接单”时,两名美团商家信了,一下就被 ...[详细]
-
海峡网6月19日讯 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珊珊 通讯员 万宇)记者从厦门火车站获悉,2019年7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此次调图后,厦门火车站共办理客运旅客列车213.5对。其中 ...[详细]
-
海峡网6月19日讯 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泽贵)好消息!最近,厦门市人社局取消了45项证明材料!今后大家办这些人社业务就方便多啦!近日,厦门市人社局根据人社部要求,对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材料进 ...[详细]
-
7月4日,福建省宁德市柘荣陈先生凭借用两张倍投的竞彩足球4串1彩票,轻松拿走了26740元的奖金,羡煞旁人。首先来看陈先生唯一选择的一场欧洲杯法国VS冰岛的比赛。欧洲杯开赛以来,冰岛场场令人惊奇,逼平 ...[详细]
-
第五届华厦眼科国际论坛隆重召开,眼科头脑风暴登鹭,海外专家万里授课
鹭岛初夏,钟灵毓秀;四海宾朋齐聚厦门。对他们来说,时节带来繁花似锦并非意中物,比美景更吸引他们的,是一场全球眼科医学的群英会——第五届华厦眼科国际论坛于鹭岛之滨召开。这场眼科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