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顶近40岁的草帽 承载着厦门特区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5-02 05:56:31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海峡网11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文 常海军/图)这是一顶有故事的草帽。陈栋梁,中国当代艺术家学会副主席,今年70多岁了。在他的家中,墙上挂着一顶很“沧桑”的草帽。它已 。

原标题:这顶近40岁的顶近草帽 承载着厦门特区的故事

这顶近40岁的草帽 承载着厦门特区的故事

这顶近40岁的草帽 承载着厦门特区的故事

海峡网11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文 常海军/图)这是一顶有故事的草帽。

陈栋梁,草帽承载中国当代艺术家学会副主席,着厦今年70多岁了。门特在他的故事家中,墙上挂着一顶很“沧桑”的顶近草帽。

它已经很破旧,草帽承载但陈栋梁一直珍藏着它。着厦他说,门特这顶帽子,故事是顶近与厦门经济特区紧密相连的。

拍摄专题片老乡送他草帽

时钟拨回到上世纪80年代。草帽承载

那个时候,着厦厦门电视台刚刚创办,门特陈栋梁是故事一名编导。除了拍摄电视剧,他还经常拍摄各类电视专题片。

1980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厦门岛西北部的湖里地区划出2.5平方公里土地设置厦门经济特区。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一代奋斗者的故事在这片热土上演。

特区初创,陈栋梁开始执导拍摄反映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第一部专题片《厦门特区第一炮响》。为了拍到最好的画面,摄制组每天奔波在路上,风吹日晒,十分辛苦。

有一天,太阳很大,天气炎热,大家正在紧张地拍摄。这时,一位当地老乡看到了,便走了过来。他拉着陈栋梁说:“太阳这么大,你们太辛苦啦!”说话间,他递来一顶草帽,给陈栋梁戴上。

陈栋梁一下回过神来,感激地再三道谢。他没有想到,自己会受到湖里老百姓这样的关爱,又惊又喜。

精心保护草帽跟随他近40年

后来,这部专题片在全国获了奖。这顶草帽也被陈栋梁精心收藏了起来,再也不舍得丢掉。

近40年过去,这顶承载着特区故事的草帽,一直跟随着陈栋梁。他把它挂在家中的墙上,时时看着,回想起当年的故事,仍然历历在目。

看到导报记者前来采访,他特意把帽子从墙上摘下来。光阴荏苒,草帽的线已经断了,陈栋梁小心地修补好,又一次戴到自己的头上。“这是我一生的纪念!这么多年了,你看,连线都断掉了,但是舍不得扔掉它。”陈栋梁动情地说。那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30多年前,回到湖里老乡为他戴上草帽的那一刻。

陈栋梁说,这顶草帽,他要一直留下去,把特区的故事留下去,也把自己的青春岁月留下去。

30多年间他收藏几十顶帽子

事实上,关于这顶草帽,还有另外一个故事。

因为有感于湖里老百姓的关爱,陈栋梁一下子爱上了帽子。后来,他去很多地方拍片子、采风,竟养成了一个特别的习惯——他总要在当地买一顶帽子,带回来留作纪念。

布的、羊毛的、草编的……各种各样的材质,几十顶帽子,如今被整整齐齐地挂在陈栋梁家中的一面墙上,犹如一个帽子展览馆。

每一顶帽子,都有一个故事,有的承载着一部电视剧,有的记载着一部专题片,也有的流淌着一首动人的歌曲。

这么多年过去,这几十顶帽子还依旧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在陈栋梁的头上。没错,他只要出门,总会根据当天的穿着,选择一顶帽子作为搭配。“我很喜欢戴帽子,我出门一般都要戴帽子。所以这么多的帽子,不光是挂在这里看的,我还经常轮着戴。”他一边笑着说,一边拿起一顶帽子,戴到了头上。

时光穿过几十年的岁月,一个一个片段在这一顶一顶帽子里留下印记,留下了这位老人半生的故事。

另一则

一个海螺连起浓浓两岸情

在陈栋梁的家中,还有一个老物件,也写满了故事。

那是一个很大的海螺,被他摆在一台黑色的钢琴上。每次他弹奏乐曲,海螺仿佛也跟着哼起歌来。

这顶近40岁的草帽 承载着厦门特区的故事

拍摄电视剧,海螺是“主角”

1982年,厦门电视台的第一部电视剧《鼓浪琴思》,陈栋梁是这部片子的编剧和导演。

这部电视剧,以“两岸情”作为主题,讲述了解放前两个鼓浪屿的小孩,从小青梅竹马,喜欢在沙滩上玩,海螺在他们的生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陈栋梁还为这部电视剧写了一首歌谣:“海螺海螺,金色的海螺,珍藏着童年的歌……”

后来,男主角到金门教书,因为两岸分隔,男主角再也没有回来,男女主角也因此分隔了50年。之后,两人各自成家,又因为这个海螺,两人重逢,感慨万千。

后来,这部片子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是早期反映两岸情的故事,反响极好,《人民日报》还专门为此写了评论。

收藏30多年,摆在钢琴上方

在拍摄电视剧的过程中,海螺是一个最重要的道具。陈栋梁满厦门寻找,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海螺。有一天,他在鼓浪屿的一个小店里看到了这个海螺,异常惊喜。他赶紧掏出钱来想要购买,没想到老板不收他的钱,把海螺送给了他。

电视剧拍摄完成后,这个海螺被陈栋梁小心地收了起来,带回了家中。在电视剧中有一个场景,海螺被放在钢琴上,剧中人弹着钢琴。于是,陈栋梁也将这个海螺放在家中的钢琴上,一放就是30多年。“这个海螺,承载了很多的故事,我出去领奖的时候,也带着它一起去。每次看到它,都像是看到我自己年轻的时候,会想起那时拍电视剧的很多事,忘不了。”陈栋梁动情地说。

他说,这个海螺,他要一直收藏着,给后人讲述那时候的故事。

  • Tag:

相关文章

  • 丈夫沉迷赌博还酗酒家暴 该怎么拯救你?我的堂姐!

    海峡网9月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彬彬 整理)丈夫不仅沉迷赌博输光了家底,还经常酗酒对妻子家暴。但妻子还念着他的好,帮他说好话,迟迟没有离婚。“旁人都很明白,她的丈夫是真的改不过来了,可她
    2025-05-02
  • 日照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

    日照讯本报通讯员)1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黄金华主持会议,常委会党组成员王森勋、高丽萍、崔亮、赵久成出席会议,常委会副主任梁云爱及常委会机关有
    2025-05-02
  • 日照投入6000余万元保护水源 让市民喝上放心水

    饮用水安全,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市人大代表建议,2015年,日照市共投入6000余万元,用于水源地环境整治和保护工作。 作为市区主要饮用水源地,日照水库和马陵水库承担着城区居民生活用水的重
    2025-05-02
  • 日照市通过胶东半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验收

    日照讯记者 孟凡虎)日前,国家无疫区评审专家组一行来我市,就创建胶东半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进行评估验收。 在实地查看了无害化处理场、规模养殖场、屠宰场等地,并听取了我市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后,评审组一致认
    2025-05-02
  • 厦门BRT全面推广“无饮食车厢”满月 禁食令仍面临头疼事

    ▲现在车上没有垃圾桶,但乱塞垃圾的现象还有发生海峡网9月2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文 吴晓平/图)今天,BRT全面推广“无饮食车厢”满月。一个月来,在厦门市快速公交运营公
    2025-05-02
  • 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日照分中心成立

    日照讯记者 张楷烽)1月12日上午,在日照高新区创业中心一号研发楼会议室,举行了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日照市分中心成立暨军转民技术应用专家报告会。会上,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与日
    2025-05-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