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靠炒股还是炒债?券商群体性向“客需”转型|透视金融业2024年年报⑪
在牛市突袭的客需2024年,各上市券商是赚钱转型否抓住了难得的机遇?在并购潮涌之际,券商位次是靠炒否发生了变化?裁员风下哪类人员在逆势扩增?券商自营是炒股还是炒债?
截至2025年4月22日,33家券商或其母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股还占所有上市券商六成。炒债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上述券商年报数据发现,券商群体33家券商总资产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双增长。透视其中,金融自营业务收入对利润贡献程度最大,业年且已实现连续3年稳定增长。年报与此同时,客需尽管行业合并潮涌,赚钱转型但中信证券依然稳居行业净利润榜首。靠炒
与公众印象相反,股还券商自营历年来以投资债券为主,炒债而非炒股。更令人关注的是,在行业从业人员人数整体持下滑的情况下,分析师和投资顾问人数却持续上升。“加强投研能力”和“客需转型”成为33家券商2024年年报高频词。
中信证券净利稳居第一
历经漫长的2022和2023年熊市和牛市空袭的2024年,33家券商总资产和利润是否亦如过山车?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33家券商三年年报发现,即便三年之间有两年多熊市,33家券商总资产亦连续3年上涨。截至2024年12月31日,33家券商总资产达12万亿元,3年增幅达16%。但净利润却依然有着“靠天吃饭”的浓烈味道。在2024年股债轮动的行情下,多家券商抓住了市场机遇。33家券商归母净利润达1396亿元,结束了2022年到2023年期间的下跌趋势,同比涨幅为13%。
在合并潮涌之下,券商总资产和净利率排名是否已“城头变换大王旗”?在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合并为国泰海通证券后,国泰海通以1.73万亿元的总资产一举超越中信证券,成为券商业的“老大”。
除国泰海通和中信证券外,总资产超5000亿元的券商还包括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国银河、招商证券、申万宏源、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和国信证券。较之银行和保险业而言,券商总资产规模依然偏小。
券商赚钱能力位次与总资产排名迥然不同。尽管总资产被国泰海通超越,但中信证券赚钱能力仍然远超国泰海通,以21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稳居行业榜首。
互联网券商东方财富证券更值得关注。该公司为上市公司东方财富的子公司,以72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超越中金公司和申万宏源,挤入净利润榜前十,成为唯一总资产前十之外的券商。
哪些业务条线对券商净利润贡献率最高?哪些业务拖累了净利润?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对32家券商(注:爱建证券的上市母公司未披露爱建证券的细项业务指标,且截至4月23日爱建证券尚未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披露2024年年报。对券商细则业务指标的统计均不包括爱建证券)的细项财务指标测算后发现,2022年至2024年,32家券商自营收入持续增长,投行收入持续收缩。截至2024年底,32家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占比已超四成。
券商自营权益仓或已获利了结
哪家券商自营业务收入最高?
在2024年自营收入榜前十名中,中信证券以263亿元的自营收入遥遥领先。其余9家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在70亿元至200亿元之间。与此同时,在32家券商中,仅7家券商自营收入较2023年同期有所下滑,其余25家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均实现同比上涨。
券商自营业务重点投向何种资产?
与公众想象中券商自营盘应以股票为主相反的是,券商自营业务历年来均以债券投资为主。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对披露了“母公司的净资本及风险控制指标”的26家A股上市证券公司自营规模数据计算,2022年至2024年,其自营固收类证券规模从3.3万亿元上升至3.9万亿元,3年涨幅约17%。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在业绩发布会上亦承认,中信证券在固定收益业务上抓住了市场机遇,持续优化配置结构和投资策略,充分把握了各品种的轮动机会。(详见《对同行并购整合动作,中信证券“感受到压力”|透视金融业2024年年报⑤》)
重仓债券的券商是否错失了2024年9月底突袭的牛市?
2024年三季度,26家券商自营权益规模与沪深300指数变化趋势相当。2024年三季度末,券商自营权益规模为4073亿元,环比上升约19%,同期沪深300指数环比上涨16%。而在2024年四季度,26家券商自营权益业务则呈现出疑似获利了结的状态。当季,券商自营权益规模骤降至3592亿元,环比下降约12%,同期沪深300指数仅环比下降2%。
这与险资“耐心资本”的属性有较大差异。
降低股债波动影响
从头部券商高管对自营业务收入增长的归因和自营权益规模与市场指数的同向变化可知,券商自营业务仍然高度依赖自营业务部门对股债市场的研判,即证券从业人员常说的“自营业务仍集中在高度依赖市场波动的方向性投资”。针对这一现象,多位非银金融业分析师呼吁券商要发展非方向性自营业务。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从近年来券商财务指标中发现,个别券商在经营方向性自营业务的同时,已在多个领域布局并发展了非方向性自营业务。中信证券更在年报中明确表示,“股票自营业务模式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着眼于降低组合波动及增强抵御外部宏观因素冲击的能力,加大各类非方向性投资布局,搭建多元业务框架,面对强弱市场情况均有不同应对策略,实现绝对收益模式转型。”
券商使用哪些工具降低市场波动影响?
在2024年10月,互换便利工具落地。由于该工具具备豁免资本占用和允许权益投资计入OCI账户(指财务指标中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科目。该科目主要包含高股息股票、永续债等资产。持有的股票计入该科目后,公允价值波动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持有期间股利收入计入投资收益。运用该科目可有效平抑短期的利润波动)的优势,个别券商已开始采用在权益OCI账户中增配高股息资产的红利投资策略,降低方向性自营波动对自营业务收入的影响。国泰君安和中泰证券在年报中明确表明,权益OCI账户的新增与互换便利工具落地有关。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根据券商年报统计,2024年全年,26家券商权益OCI账户从1974亿元激增至4251亿元,增幅高达115%。
除使用新落地的互换便利工具外,发展衍生品金融工具亦是券商对自营业务进行客需驱动和非方向性业务转型的方向。Wind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期间,26家券商衍生金融资产规模已从1048亿元上涨至1175亿元,3年增幅达12%。
但2024年受监管趋严趋细影响,在衍生金融资产超10亿元的11家券商中,仅有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和东方证券衍生金融资产规模同比增长,其中,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衍生金融资产规模分别为490亿元和165亿元,同比上涨50%和37%。
但其余8家券商衍生金融资产规模均有所下降。
当年,大部分头部券商还提及衍生品业务国际化布局。其中,中信证券境外股权衍生品业务不断丰富国际市场覆盖,为客户提供跨时区、跨市场的全球一站式投资交易服务;中金公司正持续发展衍生品业务,加强境内外产品创新。
向客需转型
券商业务如何转型?能否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在比对33家券商年报时发现,较之以往,2024年年报更加高频地提及客需驱动的业务转型和投研能力的强化。如,国泰君安明确指出“坚定向客需驱动的低风险、非方向性业务转型,夯实一流的交易定价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
证券从业人员结构变化亦展现出加强投研能力和客需转型的趋势。Wind显示,2023年9月30日至2025年4月24日,证券从业人员数量从35万人持续缩减至32万人,但分析师和投资顾问人数却分别从4535人和7.6万人扩容至5577人和8万人。
与分析师和投资顾问扩容的情况不同,保荐代表人数一直保持在8700人左右。与之相对应,券商投行业务收入持续下滑。Wind数据显示,2024年已发行IPO项目数量仅为100单。由此可见,保荐代表人数量和IPO数量已出现严重的供需失衡。一位保荐代表人在接受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调研时称,在当前供需失衡的形势下,有些保荐代表人5年都没有接触IPO项目的机会。
在推进客需转型和加强投研能力的同时,如何寻找投行业务新增长点、如何优化投行团队配置或是券商亟须解决的两大问题。
- ·医院实行药品零差价 龙岩患者买药难成新问题
- ·“全民爱语文 共筑中国梦”公益巡讲日照站开幕
- ·刘彭芝学术报告会在日照市举行
- ·日照两专业入围省中职品牌建设立项 各获资金200万
- ·网络诈骗的全球泛滥丨刊中人
- ·日照从六个重点方面部署“守护舌尖安全”整治行动
- ·4月山东蓝繁天同比减少2.5天 日照位居全省第四
- ·毕业季将至 日照单位选人重能力学生择业当理性
- ·全国人大代表鹿新弟:激励产业工人技术创新
- ·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有新规 取消两定资格审查
- ·3000 余个就业岗位送进市技师学院 供需比例达3:1
- ·法国画家阿莱克斯“丢失的元素”油画展在日照举办
- ·拍退学vlog,直播化妆,演大胃王,儿童网红“畸形”引流
- ·四月份日照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2%回落0.3%
- ·日照农家乐有了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 共分为五级
- ·山东省龙舟大奖赛在日照举行 共有23支代表队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