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话融合)台湾学霸姐妹花的苏州“心”想事成
中新网苏州12月31日电 题:台湾学霸姐妹花的心苏州“心”想事成 中新网记者 钟升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在2023年的成绩,徐博翎、台青徐嘉颢会选择“‘心’想事成”。话融合台今年,湾学姐妹两人共同研发的霸姐小型介入式人工心脏NyokAssist 顺利获得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医疗设备”认证,成为国内首批获此认定的妹花介入式人工心脏。对于这对来自台湾的州想学霸姐妹来说,在苏州生活、事成创业,心就是台青这么心想事成。 祖籍江苏盐城的话融合台徐博翎与徐嘉颢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曾经是湾学台湾的“高考”状元,母亲是霸姐中文教师。姐妹俩继承了长辈的妹花学习基因,姐姐徐博翎是州想英国剑桥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双料博士,妹妹徐嘉颢也拿到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徐博翎介绍,早在上世纪90年代,父亲就开始在大陆投资。自初中起,姐妹俩会利用假期到父亲的工厂帮忙摆弄电路板、焊接电子元件、画设计图、写代码等。这段经历为之后徐博翎在大陆创业埋下了种子。她笑言,“父亲认为大陆有着广阔的机遇,一直鼓励我们到大陆发展,我创业的第一笔资金就是他支持的。妹妹嘉颢本来在台湾工作,也被父亲劝到苏州和我一起创业。” 2013年,为了方便照顾已定居大陆的父母,徐博翎受聘全职担任苏州大学教授、人工器官研究所副所长,从事人工心脏系统设计及生机电系统生理学研究。2017年,徐博翎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苏州创立了心擎医疗,“希望能开发出国内第一、超越国际水平的中短期体外人工心脏产品,更好地帮助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2020年,徐嘉颢也来到苏州,为徐博翎的事业再添助力。 纵然姐妹俩聪慧过人,创业之路也依旧艰辛。小型介入式人工心脏的研发是业界公认的难题,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小公司要展开挑战,质疑声、压力自各方而来。徐博翎回忆,“我们提出要研发这个产品时,在报告上画了一条龙。我们要做的东西就像龙一样,大家都听说过,但谁都没见过,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但我们坚信,如果真把龙做出来了,一定是一件非常激动的事。” 就这样,姐妹俩各自负责一个条线开始没日没夜地攻关。外向而富有闯劲的姐姐,内敛而谨慎认真的妹妹,两人之间形成了绝佳的平衡,有各自较劲、有互帮互助,也有遇到挫折时的互相调侃、打气。 今年8月的一天,凌晨五点,徐嘉颢被姐姐的电话吵醒,一向积极乐观的徐博翎哭着告诉她,两人共同研发的小型介入式人工心脏刚刚通过了美国FDA的认证。“我当时很惊讶,因为平时不太会听见姐姐哭成那样,父母都以为她出了什么事。但我能体会她的心情,我们的努力终于获得了认可。” 谈及自己的成功,徐博翎认为,家人的大力支持和大陆的惠及台胞政策功不可没。她说:“大陆为鼓励台青创业,推出了一系列激励举措。因为对台胞的同等待遇,大陆的人才政策、科技成果奖励,我们也一样能享受到。更重要的是,台办等部门会及时为我们解读新政策、协助进行申报,为我们在大陆创业、生活消除了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研发之中。” 如今,心擎医疗的三款人工心脏已开展临床应用,其中第一款产品完成了临床试验,正在接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评,预计很快能进入国内市场。不久前,公司获评2023苏州高新区重点创新团队,姐妹俩也先后入选福布斯中国的“青年海归菁英100人”、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榜单。 除了事业上蒸蒸日上,整个大家族也全部定居在苏州,大家其乐融融。徐嘉颢表示:“以前我在台湾从事的是相对固定的工作,来到大陆和姐姐创业后,虽然艰难,但能不断接触到新的东西、持续地挑战自我的极限,还有全家人陪在身边,感觉很开心。就是上司一直在身边,有时假日想偷懒,都会被姐姐老板抓着一起加班。”抱怨归抱怨,新的一年,这对台湾的学霸姐妹又将携手迈上新的征程。(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广州台湾青年月”专场招聘会助台青年在穗就业
- 东港区财政奖补“乡村连片治理”试点工作启动
- 开发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韩企
- “图书跳蚤市场”营造书香校园
- 台青钻研“创意”美食 在渝探索打造“台湾黑轮”专门店
- 日照市领导检查浒苔清理工作
- 三儿子车祸身亡 42万元赔偿款让91岁老人“闹心”
- 山外院长如何寄语毕业学子 要有梦想 要有担当 要坚韧不拔
- 台湾兰花匠安徽种花 盼扩大市场传递幸福
- 丽阳社区老少齐聚“道德讲堂”
- 日照10处示范点推广智能红茶发酵设备
- 日照市领导检查第十九网格创城工作
- 尺素金声丨社融增量超15万亿元,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发展所需
- 新营小学师生接受道德洗礼
- 东港区10万居民有了“家庭医生”
- 全国部分法院立案工作调研座谈会在日照市召开
- “斜杠”台青改造石厝发展乡村文创
- 副市长马先侠接听市长公开电话
- 日照市传统艺术进校园活动启动
- 想不想比实际年龄年轻七八岁 快跟李淑君学“运动排毒”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