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推翻蒋介石铜像、去蒋化移除相关标识、民进修改教科书等“去蒋化”手段之后,党又民进党当局又对两蒋陵墓下手了。搞两改名据台湾“中时新闻网”等台媒报道,蒋陵日前,寝被台湾防务部门修改相关规定,去蒋化宣布“为落实转型正义、民进打破威权时代僵化印象”,党又废除两蒋“陵寝”“谒灵”用语,搞两改名而改为“营区”“入营”。蒋陵
“陵寝”“谒灵”用语已使用50年
蒋介石、寝被蒋经国父子先后于1975年、去蒋化1988年去世后,民进都没有下葬,党又其灵柩分别暂厝在桃园县大溪镇的慈湖陵寝和大溪陵寝,以待时机,归葬故乡。
其灵柩暂厝地点被称为“陵寝”,而前往两蒋陵寝瞻仰致意则被称为“谒灵”,这两个名词已使用长达50年。
慈湖、大溪营区由防务部门下设机构负责管理,设立桃园管理组,并派驻“三军仪队”驻防。
马英九在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期间,每年都亲率官员前往桃园大溪慈湖拜谒,献花、行鞠躬礼、俯首追思,并在蒋介石遗像前瞻仰怀念。
民进党操作“去蒋化”不遗余力
作为民进党等“台独”分裂势力操弄“去中国化”、挑动意识形态对立的重要一环,“去蒋化”一直是重要招数之一。第一波“去蒋化”浪潮发生在1996年,时任台北市长陈水扁下令将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场所前的“介寿路”(注:为庆祝蒋介石寿辰而命名)改名为“凯达格兰大道”。在民进党上台后,还发生岛内各地的蒋介石雕像遭泼漆、推倒,操作将“中正纪念堂”更名,下架蒋介石纪念品,推动校园教育“去蒋化”等事件。
而此次两蒋陵墓用语修改事件起因,则是由于民进党民代邱志伟4月质疑,是否规划裁撤两蒋陵墓仪仗队并修改“陵寝”名称。他说,陵寝是帝王的坟墓,军方的职责是“保家卫国”、抵抗“敌对势力”,而非保护“独裁者”坟墓。
4月22日,民进党当局防务部门在经过讨论后,公告修改两蒋慈湖、大溪所谓“管理要点”,将“谒灵”修改为“入营”,并删除“陵寝”字样,改以“营区”概括全域,还将“谒灵申请”调整为“灵柩区开放申请”。
相关新闻引发网友热议,纷纷留言批评“没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可以做了吗”“只会做这些无聊事自嗨”“可告诉老百姓这样有什么差别吗”。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也曾表示,“去蒋化”、“去中国化”是民进党一贯的主张,他们无视于人民感情,完完全全希望彻底跟大陆切割,达到他们所谓“台独建国”理想,“其实民进党要做什么,大家心中都很了然”。
究竟谁才是“独裁者”?
中国国民党民代翁晓玲对此批评表示,防务部门变成民进党的政战部,纵然对个别领导人不满,也不能以偏概全,忘掉两蒋的贡献,民进党是想抹灭历史,打着“转型正义”旗号践踏正义、行使独裁。
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为谋求“台独”分裂私利,打着“民主对抗威权”的幌子,完全无视改善民生福祉,却挥动屠刀对“在野党”搞“大罢免”,一味煽动两岸敌意对抗,还将优势产业向美国主子悉数奉上,已经成为地地道道的“独裁者”。
近日公布的岛内一项民调显示,民众对赖清德施政满意度仅剩47.1%,较上次民调下降近10个百分点,首度出现满意度与不满意度“死亡交叉”。其所作所为完全与台湾民众利益福祉背道而驰,引起越来越多台湾民众的不满与反对,最终必然被民意抛弃。(文/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