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扎根重庆开酒仓:在醇香中分享喜悦
中新社重庆10月22日电 题:台胞扎根重庆开酒仓:在醇香中分享喜悦
作者 张旭
“跟外国人比起来,台胞中国人一般不喜欢独饮,扎根重庆我们喝酒,开酒更多是仓醇为了分享喜悦。这一点,香中喜悦两岸都是分享如此。”“五舅酒仓”的台胞主人李文志近日在重庆对中新社记者如是说。
李文志1969年生于金门,扎根重庆酒量好,开酒自称“至今未逢敌手”;目前定居重庆,仓醇在渝开了五家酒仓。香中喜悦他说,分享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台胞日常,就是扎根重庆“在醇香中跟大家分享喜悦”。
“登陆”前,开酒李文志人生第一份工作是酒类销售,也开了自己的酒仓。
20世纪90年代,“三峡游”火热。也是在这次旅程中,李文志来到重庆,见到了一位在背竹笋的女子,一见钟情。为了爱情,更是“隐隐感觉到大陆发展的潜力和势头”,他远赴重庆,开启了新人生。
在妻子支持下,2007年,李文志在重庆解放碑开了一家酒仓,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提供24小时服务”的酒仓。他记得,开业宴设在重庆宾馆,摆了20多桌,高朋满座。
“喝酒好比吃饭,一个人也能吃得饱,但三个人吃得会更开心。”李文志不仅对各类酒如数家珍,也有一套自己的“酒哲学”。他称,这些年,自己不断增加酒仓的数量和规模,尤其是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坚持做实体店,是因为更喜欢通过酒仓面对面的交流,接收和分享顾客的喜悦。
“喝酒是有仪式感的。”李文志推荐了一套喝白酒的仪式,分别是:拈花指、轻举杯、深入喉、深锁眉、重置杯、赞好酒,一套“流程”走完,特别舒适。他认为,相比醉或不醉的结果,喝酒的过程更重要。
李文志还说,不同的酒,有不同的仪式。总体上,“洋酒”品类比较复杂,回味多,适合独自品尝;相比较而言,白酒更单一,适合一起喝。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喜好,例如,重庆人“不爱喝酒爱热闹”,但热闹需要介质,这介质之一就是酒;广东、福建人更爱喝葡萄酒。
即使“不爱喝酒”,李文志仍看好重庆酒类市场。“每个人喝一点点,就是很大的市场。”李文志说,这与他入渝多年的所见所闻有关,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各种新经济新业态层出不穷,无不证明了他“登陆”选择的正确。
入渝多年,李文志不知不觉间喜欢上麻将、火锅、川菜等,“多久不摸,多久不吃,就会想念”,喜欢这样的“麻辣生活”。如今,金门与大陆的联系更加紧密,“小三通”后坐船到厦门仅20多分钟,金门人常到厦门过周末。虽身在重庆,李文志常回家看看,他笑称,坐飞机转轮渡回金门,早上出发,完全可以赶上午饭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李文志还在金门开设有一家酒仓。“虽分处两岸,却是一样的香醇。”李文志说,未来,希望越来越多的同胞能够在这香醇中,感受喜悦及“一家亲”的血脉相连,并希望为此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完)
(责任编辑:综合)
- 美台勾连欲“练兵拒统”?国防部正告:“台独”必将众叛亲离、土崩瓦解!
- 厦门地铁2号线首批列车昨抵厦 最高可载客2062人
- 厦门一小区欠下24万元水费停水三天 原是水管网老化水表读数有误
- 揭秘2018年诈骗“七宗最” 厦门警方发布反诈骗大数据 “90后”最易被骗
- 澳大利亚军舰近日驶经台湾海峡 中方:敦促有关方面不要采取挑衅行动
- 福建率先开行“丝路海运”航线 上午在厦门港首航
- 2018年厦门地铁救助市民400多人 找回物品167件
- 骑摩托车撞电线杆受伤 法院判决“杆主人”承担20%责任
- 一季度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提速
- 2018厦门全国工笔画双年展开幕 将持续至明年1月17日
- 11岁双胞胎姐妹设计“桥隧组合式十字路口”治拥堵 喜获国际发明大奖
- 厦门公布96条新地名 不少新地名带着旧乡愁
- “蔡英文意志”让民进党面临一场政治豪赌?
- 员工顶替客户博中两辆轿车 公司提起诉讼令其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