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医情:“福医”的援外故事
原标题:丝路医情:“福医”的福医援外故事 中新社福州4月28日电 题:丝路医情:“福医”的援外故事 海峡网4月29日讯 (作者 叶秋云 郑江洛) “一开始,当地的丝路事医生都在观望,不相信我们能做完手术。医情手术完成后,外故当地医院的福医专家、医护人员都投以信任的丝路事眼光。”援博茨瓦纳“光明行”项目眼科专家、医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副院长徐国兴提起三次远征西非,外故依旧难掩兴奋之色。福医 对于徐国兴来说,丝路事三次远征西非,医情是外故人生不可多得的经历。2018年,福医他已62岁,丝路事21个小时的医情长途飞行,落地便开始术前准备,一天需要完成四十多台手术,这需要精湛的技术、强健的体魄,更需要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 4月27日,“丝路医情——福医的‘一带一路’情怀”主题图片展在福建医科大学举办,此次图片展共展出各类照片150余张,事迹报道十余篇,讲述福建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自1977年7月至今,16批百余名“福医”援外医疗工作者的动人事迹,该图片展将持续至5月17日。 自1977年7月以来,福建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参与、组建了16批医疗队,赴塞内加尔和博茨瓦纳开展医疗服务。 据了解,除了参与、组建医疗队赴塞内加尔和博茨瓦纳外,福建医科大学还致力于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自1995年起,福建医科大学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目前,学校共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来华留学生,其中,200多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8个国家。 福建医科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黄黎玲表示,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当地医院的中坚力量。 现场,第15批中国援博茨瓦纳医疗队哈博罗内分队的在职队员黄露诗护士正在观看图片展。她援非已有一年时间,作为肿瘤科的医务工作者,黄露诗日常主要负责为化疗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等工作。 在援非前,她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一名护士。由于博茨瓦纳当地医疗条件不如中国,很多病人进行化疗时,无法进行实时的生命体征监测,只能靠护士的眼睛随时进行观察。 说起在博茨瓦纳的故事,黄露诗回忆道,到博茨瓦纳8个多月时,有名患者突发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关键时刻,主治医生还没有赶来,她凭借多年来的护理经验,组织同事对休克患者进行抢救。 黄露诗说,患者得救后,反复道谢,她感觉心里很暖。在博茨瓦纳,当地民众对医务人员都非常尊重和友好。(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网传“霞浦被拐儿童 在青阳派出所”系谣言
- 市区公园春节期间接待游客8万人次
- 市中级法院构建“大调研、大宣传”格局
- 市政协十件重点提案确定
- 宁德市防指启动防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又一轮较强降水来袭
- 市领导视察北海路建设工程
- 市领导视察北海路建设工程
- 我市城市公用事业春节服务有保障
- 宁德关闭拆除生猪养殖场715家 消减生猪20.2万头
- 日照市2010年教师资格认定本月报名
- 看电影 逛书店 K歌 日照市民春节过得有品位
- 我市立足日照文化打造美术品牌
- 古田籍年轻记者罹患重病 网络众筹爱心接力
- 市政协十件重点提案确定
- 看电影成节日文化新风尚
- 去年全市海洋主要产业总产值实现565.2亿元
- 中巴车隧道突发故障 宁德高速交警及时救援化险为夷
- 依法整治网络环境取得明显成效
- 市中级法院构建“大调研、大宣传”格局
- 市区城建工程节后施工全面展开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