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娜:寻找两岸那个“触动人的点”
新华社台北4月30日电 题:赵丽娜:寻找两岸那个“触动人的赵丽找两点”
新华社记者赵博、齐菲
沮丧无助时,娜寻赵丽娜觉得自己就像徐志摩笔下那个“海滩上种花”的岸那孩子。沙碛养不活鲜花,个触阳光的动人的点暴晒与海浪的拍打,瞬间就将种花的赵丽找两努力化为泡影。可擦干眼泪,娜寻她又回到书桌前,岸那继续写脚本、个触做拍摄计划。动人的点
她是赵丽找两台北“城市影像”纪录片项目的主理人。过去数年,娜寻身兼导演、岸那制片人、个触撰稿人等多职的动人的点赵丽娜,带领团队寻访两岸,记录一个个山海与城市之间的动人故事。
古建、园林、昆曲、淮扬菜、中医经方、布衣织造……两季20集作品,聚焦不同主题和人物群体,将“日用而不觉”的文脉流转娓娓道来,描摹出海峡两岸联结的共同记忆。
缘起
赵丽娜是江苏常熟人,1994年与其先生组建两岸家庭。文学专业出身的赵丽娜敏锐察觉,海峡两岸同文同种,对于一些事物的认知和观念却不尽相同。细细观察后,她发现,这些“不同”归结于两岸之间了解不够。
于是,赵丽娜开始在两岸的报刊上发表专栏文章。她的写作里,有宝岛生活掠影和瞬间感悟,有家乡发展变化带来的喜悦,还有两岸文化传承的点滴印记。
慢慢地,她又发现,仅用文字联结两岸还不够。“我好像一直待在‘金字塔’里,与社会脱节,无法告诉台湾读者真实的大陆。”
2007年起,赵丽娜投身两岸交流,最早成立的公司叫“汉桑文化”。2013年,专职从事两岸文化交流的民间机构——“赵丽娜工作室”在江苏挂牌成立。五年后,她在家乡常熟创办“两岸书院”,坚持每年举办“中华文脉营”,以文化为纽带联结起越来越多两岸民众。
交流活动渐入佳境后,赵丽娜又开始思考,如何用内容服务两岸,做“留得下来”的东西。她找到的答案是:回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做文化出版与影像传播。
2019年至2022年,赵丽娜团队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合作,以常熟虞山为地理坐标,梳理台北故宫珍藏文物,结合黄公望、王翚、翁同龢等名人生平,邀请权威学者撰稿,讲述故宫文物背后的两岸根脉。《台北故宫里的虞山》一经出版广受业界好评。诚品书店将这本书放在了新书推荐区的显眼位置。
“书籍是厚重的、严肃的。因应当代社会的阅读习惯,制作可以在网络上传播的纪录片,效果更好。”赵丽娜说,这就是“城市影像”计划的缘起。
写专栏、跑交流、做出版……一路走来,赵丽娜初心不变:“我记得一位德高望重的大陆学者访台时,对我们这些文化工作者说过一句话:谈文化,两岸最不容易产生分歧。”
坚韧
历史现场、生活场景、人生瞬间,是赵丽娜拍摄纪录片的三大要素。她力求通过人、事、物来强化历史、文化与当代生活的联结,找到那个“触动人的点”。
《头头是道》讲的是淮扬菜里的经典菜式——狮子头。赵丽娜请来台湾历史学者林天人、剧作家周瑞华夫妇受访。林天人的老师是清史学家陈捷先,师徒常在家中餐叙。籍贯扬州的陈捷先将狮子头的做法教给了周瑞华。陈捷先过世后,林家常做这道菜,寄托对恩师的思念。
周瑞华回忆,老师喝酒后习惯将狮子头汤汁浇到饭里,称之为“压酒饭”。“两岸很多地方有类似的饮食习惯。”赵丽娜说,这就是“日常而不觉”的文化痕迹。
2022年8月,《我在台湾遇见你》上线社交平台优兔,在几乎没有宣发的情况下,收获不俗的点击量。讲述江南园林在台湾传承的《山水有情》观看8.6万次,《联合报》文艺副刊做了详细报道。
第二季,赵丽娜将目光转到海峡这一边。今年2月,《我在江南遇见你》上线。
《动感穿越》以深耕大陆的台商视角讲述铁路记忆。讲述者驻足的浦口火车站,是朱自清散文《背影》的故事发生地。老父亲抱着橘子蹒跚跨过的铁道,距离当年孙中山先生灵柩在南京的停灵处,只有约50米。
“很多台湾人不知道南京长江大桥,但他们读过《背影》,也熟悉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赵丽娜说,探寻历史深处的细节就会发现,两岸拥有割不断的记忆联结。
第二季同样吸引了不少热心观众。《紫砂清翫》的评论区里,有人留言请教片中提到的书籍。这样的互动,出乎赵丽娜的预料。
“在台湾当下的环境里做这件事,很难。”赵丽娜说,“我要在狭路里开出一条缝,让人们看到台湾社会意识里,中华文脉始终弦歌不辍。”
做入户访谈,本就不易,穿梭两岸更加艰辛。“很感激帮助我一路走下来的两岸的师友们,是他们给了我最大的力量。”赵丽娜说。
守望
赵丽娜团队成员都是兼职,奔走两岸数千公里,交通食宿要精打细算。具体到拍摄,她又很“奢侈”。6至10分钟的一集成片,素材时长达到50倍之多。坚持双机拍摄,重视文献采集,还兼顾有声书录制,增加收音设备。
“我珍惜每一次拍摄。因为人力财力限制,只有一次记录的机会,容不得重来。”她说。
赵丽娜看到,在当前形势下,对于中华文化题材,台湾大部分媒体触及较少。“我有专业功底,有学界资源,我来做。”
《名垂青史》讲述常熟籍官员、乾隆年间的台湾知府蒋元枢治理台南的故事,他推动了一批兼具实用与美学的建设,至今泽惠府城。
“这个人物,我研究了7年,收集了大量史料,包括台南百姓的高度评价。”赵丽娜说,可惜民进党当局搞所谓“台南400年”,鼓吹荷兰人的“开埠功绩”却绝口不提蒋元枢。“台湾民众如何能够不受影响?”
“城市影像”纪录片发布后,受到台湾文化界有识之士的关注。学者张善楠撰文指出,近年来中华文化在台教育体系遭到忽略与排挤,变得“似近又远”。他称赞赵丽娜的作品,“相信对两岸中华文化的再联结与传承会产生涟漪扩散的效应”。
赵丽娜家中,挂着一片褐色琉璃砖。上有双菱纹与蟠龙纹,正中间用小篆书写烧制年份,那是台湾知名建筑师黄宝瑜的手笔。籍贯江苏江阴的黄宝瑜,出身印刻世家。设计修建台北故宫博物院时,他在砖片上留下了从儿时起就铭记于心的传统纹样。
“在黄宝瑜看来,传承中华文脉是光宗耀祖的事。那么,我要留下什么呢?”赵丽娜说,她希望将纪录片推展到江南以外,讲好更多两岸文化联结的故事。未来,利用手头的田野调查素材,制作更多弘扬中华文化的出版物。
夜深人静时,她会翻出徐志摩的《海滩上种花》,一遍遍重温“不怕做小傻瓜”的叮咛。文章结尾,是这样鼓励的:“花也许会消灭,但这种花的精神是不烂的!”
(责任编辑:体育)
-
【港澳台专线】台湾音乐人为爱“西进”圆梦中新社福州3月12日电 题:台湾音乐人为爱“西进”圆梦作者 叶秋云在福建师范大学攻读音乐教育学博士,教学生拉小提琴、弹钢琴,参与各地演出……“西进”福州的台湾音 ...[详细]
-
-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已达12.56亿元,刷新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厦门甚妙动漫公司参与部分特效制作,厦门创想视角提供流程管理系统甚妙动漫参与《哪吒》的部分特效制作。图为甚妙动漫工作场景。厦门网讯 ...[详细]
-
清晨五点的厦门,大多数人正在沉睡的时候,已经有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湖滨北路的东渡公交场,司机们正忙碌地做着发车前的准备,在仔细检查、清理过后,一辆辆公交车鱼贯而出,奔向厦门的四面八方,开始了新一天繁 ...[详细]
-
29件濒危木制品“闯关”被截东渡海关查获濒危木种沉香木和黄檀木制品。 蔡少军 摄海西晨报讯记者 白若雪 通讯员 曾凡林)近日,经福建鼎力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厦门海关隶属东渡海关此 ...[详细]
-
当地时间12日,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发言人就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赖清德在访问巴拉圭途中“过境”纽约一事发表评论。发言人称,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分子以任何名义、任何理由窜美, ...[详细]
-
隧道建设攻克了哪些技术难点?为您一一解答海沧隧道岛内一侧正在施工的路段。记者 白斌斌 摄海西晨报讯记者 雷妤)厦门第二条海底隧道———海沧隧道又迎来了新进展。昨日下 ...[详细]
-
福厦加开一站直达列车 单程运行时间为106分钟东南网8月29日讯 海峡导报驻福州记者 林芹 实习生 赖一田)来自福州火车站的消息,8月31日至9月5日,福州和厦门间将加开D6240/D6239次动车组 ...[详细]
-
就算遭遇谩骂 仍尽全力救助今夏以来,厦门120急救团队接到超过1300起的酒精过量求助海西晨报讯记者 白斌斌 通讯员 董蓓蕴 周正文)炎炎夏日,三五好友,餐馆小酌。喝酒的人多了,醉酒的也不少。据不完全 ...[详细]
-
中新网南京9月1日电 (朱晓颖 张传明 周勇)“我希望与两岸创业青年多沟通交流,增进了解,寻求融合发展的机会。”近日,由南京市江宁区台办主办的南京台湾青年创业学院进驻项目路演活动在南京举行。“90后” ...[详细]
-
国旅联合厦门队参加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全民健身运动会每年都设有围棋项目。(资料图)记者陈理杰摄海峡网讯 海西晨报记者 蔡伊琳)厦门,一座奔跑的青春之城,如今因为围棋增添了些优雅底蕴。作为祖国传统文化之精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