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遇见非遗丨在帕米尔吟唱,74岁的他是最“燃”婚礼主持人
“想起一个事,燃高兴的文化时候想和你说,难过的中国主持时候也想和你说,听一下吧……”春回帕米尔高原,行遇嘹亮的见非约隆又在山野间响起,3月末,遗丨刚刚成为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帕米萨伍提·麦乎提,继续着他每日不断的尔吟演唱,迎客、唱岁劝嫁、婚礼讽刺、燃劝善、文化谜语等这些五花八门的中国主持约隆种类,他都要来一遍。行遇
2022年萨伍提·麦乎提(左)及其学徒阔曲尼·艾达热勒(右)为群众演唱猜谜语约隆 买买提艾沙·买买提吐尔汗 摄
74岁的见非萨伍提生活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科克亚尔柯尔克孜族乡科克亚尔村,13岁开始学唱约隆。他的父亲马合苏提是他的启蒙老师,也是当地有名的约隆歌手和故事大王,能唱约隆歌谣,还能说唱《玛纳斯》《艾尔托西图克》《阔交加什》等民间口头史诗。
父亲一直是他的偶像,也是他努力的方向。在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前,他已是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玛纳斯》研究中心的荣誉顾问,而且培养了阔倩·艾达热勒、巴合提亚尔·托合托吾勒、买买提艾沙·玉尔坤曲等一批优秀的约隆歌手。和父亲的口传心授不同,萨伍提将“口传”变为“文本”,手抄、复印、打印,让徒弟们能“看得见、摸得着”,扎实有效地学习。
“每个约隆歌手都是最好的婚礼主持人,专门负责‘燃情’。”从成为约隆歌手开始,萨伍提就在各地的婚礼中游走歌唱,“约隆主要就是为婚礼服务的,不过后来,喜欢的人多了,大大小小的节日庆典、重要聚会上,也开始请歌手们来唱约隆,热闹而且有文化。”
约隆是流传在新疆柯尔克孜族群众中的一种民间礼仪歌,是以口头传承为主要方式的民间文学,带有很大的即兴色彩。在婚礼上,约隆歌手会把提前了解到关于新郎和新娘的个人生活、性格特点编撰成词来演唱,同时送上祝福新人未来美好婚姻生活的词句,这就增强了演唱内容的差异性,让一些约隆成了个性化定制作品。那些诙谐有趣的唱词,常常逗得宾客们哄堂大笑。
“向新人劝善,是我们演唱的一个重点,成立新的家庭,就要承担生儿育女、赡养老人、手足相亲的责任,更要能明辨是非、和睦友善、关爱他人才行。”萨伍提认为民间文学能够流传至今依然被大家推崇,就是因为有这些正能量,所以要好好传承保护下去。
从成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始,萨伍提带着来自父辈的传承之心积极参加各类传承实践活动,把课堂带到了周边的乡村、牧场、学校、文化馆,渐渐地他身边围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孩子们对约隆的兴趣愈加浓厚,于是也在努力拓展教授的内容。
萨伍提·麦乎提(左)在新疆师范大学举行的首届柯尔克孜民间文学“约隆”演唱展示会上展示约隆对唱。 买买提艾沙 买买提吐尔汗摄
“约隆历史悠久,祖祖辈辈传到今天的有十几个种类、800多首,包含的知识量也很大,从历史到民俗,从生活到伦理,从天文到自然,在我们的对唱约隆中,就有提问和回答环节,孩子们很喜欢,因为可以了解很多知识,积极性也就很高。”在萨伍提的徒弟中已经有十几个成为县级和地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们也成为各地传承队伍的骨干。
“得益于自小在众多民间艺人中拜师学艺,萨伍提掌握的约隆歌谣数量大、歌词和曲调特征清晰、内容紧贴生活信息丰富,而且因为学习中博采众长,他的演唱技巧多且高,能够适应各种演出场合,对观众非常有吸引力。”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文化馆馆长艾孜木·胡西迪力说。
面对约隆的传承发展方向,萨伍提也有自己的思考,“要迈出去,唱出去,约隆的声音不应该仅仅留在山间。”这些年,他积极配合各级非遗部门和高校完成对约隆的采集、整理、录制、摄制工作,其中他配合新疆师范大学拍摄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片,还参与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玛纳斯》研究中心主导的系列传承人纪录片工程。
看到《玛纳斯》《江格尔》还有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等非遗项目在今天都被接连打造成影视剧、舞台剧、音舞诗画、音乐会等多种形式来传承、推广、利用,萨伍提也期待约隆能够在转化与创新上有所突破,“每场婚礼都能被讲成一个故事,我想用约隆办起一个小剧场演出,来的客人可以随时观赏,不用非要赶上婚礼,而我们也可以走出演,把帕米尔的春天带到远方。”
(责任编辑:金融)
-
央视网消息:今年2月,上海启动养老机构品质提升,鼓励养老机构常态化开展短托照护。养老“短托”能提供哪些服务,体验如何?来看报道。在上海市杨浦区的一家养老院内,几位老人一边晒太阳聊天,一边打理着自己的绿 ...[详细]
-
援鄂白衣战士刘慧恒讲述战“疫”故事。金安社区供图)东南网5月27日讯通讯员 徐姣)5月26日下午,厦门市湖里区金安社区组织开展“聆听战疫故事,汲取榜样力量&rdqu ...[详细]
-
成功大道隧道群 16块标志牌“上岗”亮度提升均匀度更佳,断电后仍可通过车灯照射看清新标志牌上)比起原有标志牌下)更为明亮,能更好发挥交通导向功能。厦门日报讯文/图 记者 徐景明 ...[详细]
-
未预约到门票的游客远眺鼓浪屿已预约门票的游客测温乘船东南网5月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 崔晓旭/文 常海军/图 通讯员 夏思萱)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思明区交出了一份满意 ...[详细]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次尔杜吉:回乡守护“西电东送”大动脉的藏家小伙
次尔杜吉,藏族,1997年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的一个小山村内。这里曾是中国最后的无电人口聚居地之一。他努力学习,是第一个走出村的“211”大学生。2021年7月本科毕业后,他选择回 ...[详细]
-
野餐受热捧 拉动户外经济户外用品、野餐外卖销量增加,不少酒店民宿推出野餐服务厦门日报讯记者 张玉榕 柯恺筠 卢剑豪)夏日周末的午后,树荫处铺开一张颜色艳丽的野餐垫,摆上精致的下午茶,固定好气球,与闺蜜 ...[详细]
-
全国首创新生儿医保参保报销“秒批”将逐步推广至全市各定点医疗机构,办理渠道也将进一步拓展厦门晚报讯记者 吴笛)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上午,厦门启动全国首 ...[详细]
-
空调清洗业务火热 清洗师“档期”很难约不少市民自己动手清洗,专业人员给建议厦门日报讯记者 刘少敏)天气变热,空调清洗师傅很忙。昨日,记者从厦门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和部分家政服务企业 ...[详细]
-
...[详细]
-
厦门588家体育运动场所恢复开放东南网5月1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 见习记者 许纳芳)好久没健身,肚子越来越大了!怎么办?别急,厦门市有588家体育运动场所,符合备案要求,可以对外开放了。昨天上午 ...[详细]